剛剛才知道原來我前兩天的文章,被媒體(我也不知道是那個單位)拿來quote了,說我用千字博文罵盆景貓事件。 老實說,沒有看,也沒有興趣看,反正我們被斷章取義已是平常事,也沒什麼大不了。倒是證實了,大家對任何事情都真的喜歡看一半不看一半,自己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別人的意思。不求證,不深究,這就是我們世代人的做事方法。整篇文章,其實算寫的滿清楚,如果有看的朋友,也會知道我其實在說些什麼。也沒意圖多加解析。 沒有偏幫任何一方的企圖。大人有大人做得不足的地方,年青人們也有需要檢討的事情。 突然想起我在做十日談大學巡迴座談會時,也曾經在某學校親眼目睹一班很差勁的大學生,沒禮貌,不尊重人,台上有台上的一直講,台下也各自在嬉戲。當時也讓我很概嘆,為何我們的孩子們會變得如此沒質素,此情境,仍然記憶猶新。後來聽某老師說,現在的學生上課都是這個模樣,不喜歡的可以隨便中途離開,老師們也拿他們沒有辦法,有些甚至是默默放棄了。這些種種我聽了後覺得很可怕。 不過生氣過後,還是認為,教導小朋友,是需要耐性的,是需要給予機會的。儘管他們做得如何不好,懲罰他們是為了讓他們明白,不是純碎為了要他們難受,更不能因為他們一次的錯誤而永遠判他們死罪,更更不可以把他們放棄! 很明顯,發展現在的狀況,各個單位都有責任,家長們太緊張溺愛,老師面對家長指責變得無奈然後放棄管教,小朋友因此變本加厲。惡性循環。學校跟家庭本應該是站在同一個立場的,從何時開始他們竟然變了對立的位置,最終受害的只有卡在中間的小朋友們。 對不起,原諒我的嘮叨和重覆。不過這是我很急切地擔心和著急著的一些問題。 如果你仍然相信“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如果你仍然熱愛我們的地方,那麼,由衷地希望你們能認真地正視。 重溫一下,兩年前的歌。 我們不要再有下一個「維特效應」。 分享此文章百度搜藏新浪微博搜狐白社会开心网谷歌收藏淘江湖鲜果九点Facebook百度空间新浪收藏嘀咕人间和讯网摘创业邦若邻网奇客发现挖客网115收藏Delicious
80後
80/90後的盤景與飛天。(二)
學校,家庭以外,再來就是環境了。年青人心智還沒定型,那麼,他成長環境中,每天生活接觸到的事物,直接影響他的一切。電視,報紙,雜誌,朋友,facebook微博youtube,等等。 且看看圍繞我們身邊的資訊,七八成是充斥著負面情緒的;雜誌報章娛樂版道德模糊,褒奬誇張言論放大少布暴露;電視劇大多是勾心鬥角狠者得勝的戲碼;facebook youtube上盡是說著一些有的沒的無聊事,要不然就是你一言我一語去拿最熱播的什麼視頻來恥笑一番;朋友間說什麼我倒不太清楚,反正大部分不會是研討什麼國家大事書本文化;孩子們從三四歲開始,手拿的並不是圖畫書,而是NDS,PSP。 這一切,正是惡劣環境中孕育的“是非不分”。 試問,生活在這樣的空間,這樣的世代裡,我們的孩子們又可以怎麼樣呢? 若要安放什麼標簽在別人身上,若要吧責任推到小孩身上,也許我們該先看看我們為我們的地方塑造了些什麼吧。只在意樓市起跌,只在意每年賺幾個億的香港政府及市民們,是不是也可以多關心一下我們的教育體制該如何發展?是不是也可以花多一點預算在文化發展上?是不是可以告訴同學們,除了賺錢以外,其實生活還有更多其他呢? 民生,不應該只有錢錢錢跟錢,生活質素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可惜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居民,好像已經完全忘掉了生活,只有拼命往上爬的一股蠻勁;然後,這種思想概念,就直接傳達到小朋友的思想中,讓他們以為,要成功,就先要令別人認同自己成功,而最直接的量度器,就是金錢與財富。 對於八十不八十後,我是這樣認為的:即使大家認為他們的發言,常常只是一時貪玩,根本沒有質量,我還是覺得,有勇氣發言,總比不思考,把所有的話吞回去好。勇氣跟知識一樣,是需要慢慢訓練以及磨練累積回來的。他們不懂,我們就要提點,而不是直接把他們的嘴巴縫上。要在一堆小心翼翼而默不作聲和一堆誤打誤撞但勇於表達自己的年青人中做選擇,答案不是明顯不過了嗎? 再者,任何年代,也會有比較優秀或比較差勁的人;不見得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就一定沒有懶散的人,八九十年代就一定沒有努力而且有立場的人;廣東話有個說法就是“唔好一竹篙打一船人”,每個人也是一個個體,成與敗也是個人的,並不能代表一整群人的。這是小學生也知道的道理,為什麼我們突然忘掉了這麼簡單的事情? 大人們,在怪責年青人前,不如先看看,我們有沒有為他們做到一個好榜樣。 分享此文章百度搜藏新浪微博搜狐白社会开心网谷歌收藏淘江湖鲜果九点Facebook百度空间新浪收藏嘀咕人间和讯网摘创业邦若邻网奇客发现挖客网115收藏Delicious
80/90後的盤景與飛天。(一)
一大早起來,打開報紙,不禁眉頭一皺。傷感。繼上禮拜小情侶抱在一起跳樓殉情後,又一名小朋友選擇從高空跳下了結生命。這次還要在學校裡,幾百名同學前;明顯是對學校的一種控訴。另加上這兩天微博上的盤景貓事件,一位年青人聲稱自己於網上訂購了這個不知屬真屬假的變態玩意。這些一次又一次發生於這群小孩子當中的事情,其實在告訴我們什麼? 首先,這一代年青人心靈脆弱,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也已經不是這一兩年才發生的事情了。老實說,有那個年代的小孩在成長階段中,不迷失,不徬徨呢?記得在我成長階段,也曾經經歷過一段認為沒有人了解我的時候;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也不知道可以跟誰說出我的疑惑。問題是,現在的年青人,在面對問題當前,根本不知道該從那裡找出勇氣或力量來解決;既然解決不了,就乾脆把自己解決掉算了。然後,每當發生了悲劇時,大家就會把矛頭指向小朋友的軟弱,輕生。 再看這個盤景貓事件,這個完全沒經大腦分析的發表,正反影了大眾認為的現在的“八十後”做事沒有分寸,做事亂七八糟;最interesting的是,從這位小朋友的字眼,你可以看得出,她在發表前,應該是完全沒有想像得到這件事的迴響,甚至完全不會了解為什麼她的想法構成一個問題。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就立刻破口大罵;也因為此女生是某名人的女兒,估計雜誌報紙也會用一定篇幅去把事情再放大。 好,在我們怪責這群小孩,把什麼“八十後”“九十後”的名詞標簽在他們身上的同時,有沒有想過,為何他們會變得如此不堪一擊是非不分呢?需知道,一個人的心理和人文質素,也不過是從成長的階段身邊的東西不斷慢慢地吸收回來的。小孩子成長階段中,被照料被教育的環境,不外乎家裡和學校裡,再其次便是平常生活中在各媒體或網上接觸的到的資訊。且看看我們現在身邊一對一對的父母如何去培育一個小孩,從小就像是生活在一個被海綿包圍著的環境,自小在家裡就要風得風,不喜歡就不需要做,想要的東西垂手可得,媽媽爸爸把他們當成玻璃做的一樣,照顧得過了火。沒禮貌,沒規矩,家裡的人也不會特別去管教。眼看這樣的例子數之不盡。 這樣的生長環境,首先幫他們定型他們的“受不了苦”。 再走到學校裡,受著香港教育制度的“不要問,只要讀”方程式洗禮;這裡不鼓勵大家有個性,不鼓勵大家發掘自己的能力,只看分數,只看排名,課外活動就是補習補習再補習,就算學什麼鋼琴小提琴十八般武藝,也不過是為了他日能有更大的競爭力,根本就不是為了小孩本身的潛力有所發揮。這樣一來,當所有身邊的人都告訴你,你不用思考,不用多想,反正我們給你的資訊就是對的,反正你記住我們灌輸給你的,他日若要成功就要先過我們這一關,拿到某個數字,才可以有資格去說成敗。面對這樣的壓力你還會想自己走開去試試其他方法嗎?你會考慮花比其他人多三倍力去反抗嗎? 這樣的教育,再進一步助長了他們的“沒主見,沒意見”。 (to be continued….) 分享此文章百度搜藏新浪微博搜狐白社会开心网谷歌收藏淘江湖鲜果九点Facebook百度空间新浪收藏嘀咕人间和讯网摘创业邦若邻网奇客发现挖客网115收藏Delicious